樂.趣.愁.快
一粥而聚,一粥而散

  余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,正值太平盛世,且在衣冠之家,後蘇州滄浪亭畔,天之厚我可謂至矣。東坡云:「事如春夢了無痕」,苟不記之筆墨,未免有辜彼蒼之厚。因思《關雎》冠三百篇之首,被列夫婦於首卷,余以次遞及焉。所愧少年失學,稍識之無,不過記其實情實事而已,若必考訂其文法,是責明於垢鑒矣。

    我生於乾隆二十八年冬十一月二十二日,正值太平盛世,還是在擔任朝廷官員的家族呢,坐落於蘇州城南邊的滄浪亭旁,上天對我可以說厚愛極了。蘇東坡曾說:「世事變幻,彷彿春天的夢境輕易讓人遺忘。」若沒有紀錄起來,未免辜負了上天的厚愛。因而想到詩經三百關雎為首篇,散置夫婦於首篇,其他依序排列。慚愧的是年輕時學業中斷,只稍微看得懂一些字,不過以此記錄一些遇到的情境與事物而已,如果一定要跟我考究文字語法,就是嫌棄骯髒的鏡子照不清楚了。

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余憶童稚時,能張目對日,明察秋毫。見藐小微物,必細察其紋理,故時有物外之趣。夏蚊成雷,私擬作群鶴舞空,心之所向,則或千或百,果然鶴也;昂首觀之,項為之強。又留蚊於素帳中,徐噴以煙,使其沖煙飛鳴,作青雲白鶴觀;果如鶴唳雲端,怡然稱快。

(翻譯中…)

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人生坎坷何為乎來哉?往往皆自作孽耳,余則非也,多情重諾,爽直不羈,轉因之為累。況吾父稼夫公慷慨豪俠,急人之難、成人之事、嫁人之女、撫人之兒,指不勝屈,揮金如土,多為他人。余夫婦居家,偶有需用,不免典質。始則移東補西,繼則左支右絀。諺云:「處家人情,非錢不行。」先起小人之議,漸招同室之譏。「女子無才便是德」,真千古至言也!余雖居長而行三,故上下呼芸為「三娘」。後忽呼為「三太太」,始而戲呼,繼成習慣,甚至尊卑長幼,皆以「三太太」呼之,此家庭之變機歟?

    人生為何坎坷?往往是因為自食惡果!但我不是,重感情守信用,開朗直率不拘小節,卻因而招來災禍。況且我父親大方豪爽,關切旁人的困難,成就旁人的願望,幫忙旁人嫁女兒,照顧旁人兒子,次數多到數不清楚,常常為了幫住旁人任意揮霍錢財。我們夫妻住在家裡,偶爾有些花費,免不了典當抵押。剛開始還能夠挪移調度,漸漸的周轉不靈、窮於應付。俗話說:「居家人情禮數,非得用到錢不可。」開始只是一些小人在批評,後來逐漸被弟嫂嘲笑。「女生不識字才是有教養」,真的是千古不變的道理。我雖然在家裡排行老大,然而在家族同輩中排行老三,所以全部人都稱呼芸為「三媽」。後來突然有人稱呼她為「三姨太」,剛開始只是開玩笑,後來變成了習慣,甚至不論輩分年齡,都以「三姨太」來稱呼,難不成這就是家庭遭逢丕變的癥兆嗎?

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 余游幕三十年來,天下所未到者,蜀中、黔中與滇南耳。惜乎輪蹄徵逐,處處隨人,山水怡情,雲煙過眼,不過領略其大概,不能探僻尋幽也。余凡事喜獨出己見,不屑隨人是非,即論詩品畫,莫不存人珍我棄、人棄我取之意。故名勝所在,貴乎心得,有名勝而不覺其佳者,有非名勝而自以為妙者。聊以平生歷歷者記之。

(翻譯中…)

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